2022年10月23日星期日

【電台訪問】政府指今年底就興建三條主要幹道及三條鐵路諮詢公眾

 接受自由風自由phone 訪問,除了繼續建議第四條過海隧道外,也就將軍澳南延線疑需要近康城的填海工程,表達了大批居民因環境及健康理由反對的聲音。

【媒體撰文】多聲道|環保與創科不應對立 政府應鼓勵糅合發展

 

環保與創科不應對立 政府應鼓勵糅合發展

 

作為香港唯一紙包飲品盒回收廠的「Mil Mill喵坊」,與科技園的租用合約到期,卻因科技園公司要利用相關土地發展創科項目而不獲續約。經過一連串磋商後,科技園表示可以把租約延長半年,但喵坊則要求延長3年。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明他已向喵坊提供協助,並需時跟進喵坊的土地要求。此事公眾關注,究竟香港的環保政策能否有效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還是拖環保產業發展的後腿? 以這次「喵坊」為例,環境局、環保署皆表示支持「喵坊」於科技園設廠房進行紙包飲品包裝盒回收分類的處理;但科技園欲收地以發展創科,不予環保項目發展的空間。相關政府部門不單各自為政,對環保事宜上持不同意見,亦未有宏觀並長遠規劃執行環保政策,行事間顯思維短視,認定環境保育與科技創新發展存在對立關係。

 

雖然行政長官李家超未有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長遠的環保政策及規劃,但立法會巧合地在同一日通過通過調升膠袋徵費的立法程序,今年底開始購買每個膠袋所徵收的費用將由五角調升至一元,並取消多項豁免。雖然徵費調整的幅度,以現今的物價水平觀之,或許只是追上推行計劃十多年間的「通脹」而已,令人質疑是否能成為有效的動機。但如果從源頭減廢的角度出發,這次調整呼應了上屆政府於去年提出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總算「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的願景踏出了一步。

 

市民願意回收 企業未有誘因投資

 

現時(據2020年數據),全港共有539萬公噸的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筆者作為西貢區區議員,長期關注新界東南堆填區的飽和問題,除了源頭減廢之外,若不把可供循環使用的廢物進行資源回收及處理,那怕把整個西貢區變成堆填區亦很快就會不敷應用。上述數據當中,廢紙和廢塑膠分別佔了固體廢物當中的24%21%,數量上以及比例上都頗為驚人。當中除了因市民回收意識低外,就是因為回收再循環的儲存成本高、運輸成本高和利潤低三個原因。即使市民願意做分類回收,當企業因這些原因而不願意投資在環保產業,所收集的廢物該何去何從? 最終,因衛生及儲存問題,清潔工及相關的管理公司就不得不把回收箱的物品直接倒入垃圾箱,具有環保意識的市民一旦發現這處理手法,亦質疑自己繼續進行廢物分類的意義,令環保意識與行動分離,無助改善減廢。當從事資源回收的企業已經不足以應付所以可供回收的廢物時,「喵坊」作為全港唯一的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協商過後卻只獲科技園續約六個月,若「喵坊」在租約正式完結後未能另覓工地,廢紙的棄置率必然會大大上升,此後無論政府提出多少環保措施及政策,從結果來看,必然會開倒車,這源於政府未有以新的思維去鼓勵環保產業的發展以及統籌相關政策,讓環保企業與科創發展配合。

 

商界開始將環保與科創配合 政府等到何時?

 

事實上,近年越來越多企業嘗試將環保與科創配合,響應聯合國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在進行本身的業務時加入若干措施,希望在全球面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時盡其社會責任。例如匯豐銀行就在採購商品及服務的過程中,加入綠色元素,提出道德與環保行為的準則,並把這些標準訂為作出採購決定其中的一項考慮因素;而信和集團更與初創企業「EcoBricks」合作,利用「EcoBricks」的專利技術把那些原本不能回收的塑膠廢料改造為可持續建築物料,當中包括環保磚,這不單能減輕堆填區的壓力,更展現了環保與創科的緊密關係。

 

利用創新技術處理廢料的回收與循環再用,是全球處理環境問題的大勢所趨,期望科技園及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能夠與時並進,突破既有的僵化「科創」思維,與環境及生態局合作,引入有志於針對環保問題而設立的創科企業,並對其提供補助及設備上的支援,以發展更有效率的廢物回收循環再造的創新科技項目。

 

當政府在政策的執行上身體力行,致力於提升廢物回收及處理的效率以及利潤,這樣比單靠宣傳教育更能多管齊下,推動環保意識之餘,亦能令更多企業投入環保業務,並期望相關技術能衝出香港,成為環保與創科的結合的國際典範。若政府不願起帶頭作用,提出對環保企業更為友善的政策,則如何為市民樹立榜樣,新一屆政府應趁著開局之時,把總體環保政策講清楚、說明白、定路線,否則即使提出多少個環保發展的藍圖,都只是「嗌嗌口號」罷了﹗

 

 作者張美雄是西貢區議員、民生圓桌召集人。文章的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香港01立場。 原文網址: 多聲道|環保與創科不應對立 政府應鼓勵糅合發展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28395?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2022年10月20日星期四

【報章訪問】區議員稱政府研將軍澳137區附近填海惹日出康城居民憂慮 促交代細節

 



        發展局昨表示研究於將軍澳137區附近填海,引起附近居民極大反應。西貢區議員張美雄表示,發展局長甯漢豪昨(20日)指研究在137區附近填海後,卻未有交代具體選址、規模和做法,引起附近日出康城居民猜測,他今早(21日)收到很多街坊查詢,普遍表示如政府計劃在日出康城對出填海,將會極力反對,因業主購入單位時沒有預期附近有填海計劃,勢影響景觀和樓價,「有幾千戶會受影響」。


        張美雄批評,施政報告僅26個字交代將軍澳137區發展,發展局局長的回應只是說研究,但沒有內容,資訊不清晰,徒添居民憂慮,「未想清楚,不如不要講」,建議如要為137區填海提供設施,應在137區對開水域填海。


        對於將軍澳南延線走線目前難直線伸延至137區的問題,他提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是增設百勝角站,再接連137區,而康城站作為支線,避開走線要轉彎的問題;方案二是將康城站由市中心遷到近環保大道,再伸延至137區,原康城站可改作商場二期,為區內提供設施。

 

有關網址:https://news.mingpao.com/ins/%E6%96%BD%E6%94%BF%E5%A0%B1%E5%91%8A/article/20221021/special/1666338101346

2022年10月17日星期一

【報章報導】防疫放寬公眾燒烤場營地仍禁用 署方指除罩群聚風險高 被批政策不一

 



        本港邁向復常,表列處所進一步放寬,包括擬放寬限聚令至12人等。惟漁護署及康文署轄下逾240個燒烤及營地,關閉逾2年仍未重開。康文署指,燒烤及露營屬多個群體活動,用場者易有「緊密社交接觸」,且飲食時涉及脫口罩,傳播風險高。漁護署則指,今年至今對於涉違規露營或生火進行了745次執法行動。有區議員批評,防疫政策不對稱,令人困惑;當局政策等同迫市民自費到私營場地耍樂或「被迫」違例。

 

        漁護署轄下郊野公園內有163個燒烤及41個露營地點;康文署則有41個燒烤及1個貝澳營地。因應疫情,自20207月中起便宣布關閉,禁止任何人進行燒烤或露營活動,至今即使部分防疫措施已放寬,惟燒烤爐及營地依然未「解禁」。

 

「室內可百人飲宴 戶外不可燒烤」

 

        西貢區區議員張美雄指,每月持續收到數十名市民查詢,何時可重啟露營及燒烤場,「事實上防疫措施確是不對稱和不銜接,室內可以逾百人飲宴,但戶外不可以燒烤。」

 

漁護署今年至今 執法745

 

        康文署回應本報查詢指,鑑於燒烤及露營一般屬群體活動,且往往有多個群組同場,用場人士易有緊密社交接觸,加上燒烤時脫口罩,病毒傳播風險較高,故轄下燒烤場及貝澳營地仍暫停開放;今年至今於例行巡查未發現有人違規使用。

 

        漁護署則指,因應政府整體防疫政策,關閉郊野公園內燒烤及露營地點,若能重開會盡快公布;而截至本月9日,今年共收到103宗涉在郊野公園違規露營或生火投訴,並進行了745次執法。

 

 

有關網址:https://skypost.ulifestyle.com.hk/article/3376571/%E9%98%B2%E7%96%AB%E6%94%BE%E5%AF%AC%E5%85%AC%E7%9C%BE%E7%87%92%E7%83%A4%E5%A0%B4%E7%87%9F%E5%9C%B0%E4%BB%8D%E7%A6%81%E7%94%A8%20%E7%BD%B2%E6%96%B9%E6%8C%87%E9%99%A4%E7%BD%A9%E7%BE%A4%E8%81%9A%E9%A2%A8%E9%9A%AA%E9%AB%98%20%E8%A2%AB%E6%89%B9%E6%94%BF%E7%AD%96%E4%B8%8D%E4%B8%80


2022年10月13日星期四

【媒體撰文】多聲道|三隧分流小修小補 應從速確立第四條過海隧道

 



        近日,政府表示計劃12月向立法會提交「三隧分流」方案,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方式作分流,而最令人關注是,部分放風消息指在繁忙時段東隧和紅隧會加價20元,而西隧則會減價5元至10元。兩條隧道加價後,是否就能解決過海塞車的問題?坊間不同人士都對此計劃成效表示存疑。

 

來稿作者:張美雄

 

        事實上,有不少駕駛人士指出是因為地理位置而選擇不同使用的過海隧道。例如本人服務的將軍澳及日出康城區,即使新的跨灣大橋將藍隧道落實後,落腳點仍是東隧入口位置,在實際的地理位置局限下,居民難以轉行西隧。由此可見,居住在九龍東及新界東的居民,因東隧和紅隧加價而轉行西隧道,本身的機會或意欲其實十分低。

 

        另一方面,雖然西隧在繁忙時段減價,但預計收費仍高於東隧和紅隧,加上東隧和紅隧是大幅加價,變相令公眾感到有「寓禁於徵」的意味,不單加重懲罰了駕車人士,而分流方案亦有憂慮指未必能改變駕駛習慣。除此之外,有指新界西居民也擔心方案對將來西隧在繁忙時間出現擠塞的情況。

 

從速確立第四條過海隧道才是根治之法

 

        近十年,政府在新界土地大力推動賣地建屋計劃,為了容納新增人口,新界東如將軍澳、馬鞍山、大埔,新界北如屯門、天水圍、元朗等有大量新入伙住宅落成,而港樓重心亦由港島、九龍等市區的人轉移了去新界區。然而,由於九龍中的啟德發展尚未成形,而北部都會區未落實之際,香港的核心商業區仍在香港島一帶。現時,每天數以十萬計車輛需要透過三條過海隧道進出港島區,不單造成很大的交通負荷,塞車問題亦愈來愈嚴重。

 

        以將軍澳、西貢區為例,人口急劇脹漲,近年預計已超過50萬人口。區內居民如要過海,除了依賴早已飽和的港鐵將軍澳線外,便是陸路交通。在陸路交通方面,百億基建跨灣大橋將藍隧道雖然即將落成,能分流現時將軍澳隧道的車流量,惟出將軍澳後其落腳點仍是東隧入口位置,未能紓緩過海的塞車狀況。事實上,將軍澳仍有大量住宅項目即將落成,除了日出康城11-13期外,區內有四幅綠化帶亦改用途作公營房屋,提過超過一萬個單位,還未計未來80公頃商住用地的將軍澳137區,保守估計新增超過10萬人口。另一方面,入境事務處大樓及多個政府部門大樓也即將搬入將軍澳,工作人口也急促膨脹,現時的交通基建及鐵路網絡顯然是不勝負荷。

 

        除了將軍澳外,九龍東也急促發展,觀塘舊區重建、牛頭角、九龍灣多個商貿項目陸續落成。在東隧現時已飽和的情況下,新界東及九龍東的發展將會令塞車問題病入膏肓,任何分流方案都只是止痛藥,惟有開闢新道路才是徹底大手術,對症下藥之法。

 

        早前,筆者與規劃署署長會晤時,我提及到將軍澳137區的發展,應交通配套先行,考慮在此地區興建一條新的過海隧道,接駁至柴灣、小西灣等港島東一帶。雖然署長未有答允,只答覆會認真考慮研究,然而,言詞間理解到他們等一眾政府高官也深明塞車問題之死結,不能畫地自限,只有新的道路基建落實才能徹底解決。

 

        新一份施政報告即將發佈,筆者期望政府能以新的思維和執行力去解決交通問題。與其小修小補,不如從速落實第四條過海隧道。只有基建配套適時更新,才能配合香港整體的發展,繼續為經濟創造機遇,帶動發展。


有關網址:https://www.hk01.com/01%E8%AB%96%E5%A3%87/825017/%E5%A4%9A%E8%81%B2%E9%81%93-%E4%B8%89%E9%9A%A7%E5%88%86%E6%B5%81%E5%B0%8F%E4%BF%AE%E5%B0%8F%E8%A3%9C-%E6%87%89%E5%BE%9E%E9%80%9F%E7%A2%BA%E7%AB%8B%E7%AC%AC%E5%9B%9B%E6%A2%9D%E9%81%8E%E6%B5%B7%E9%9A%A7%E9%81%93

 

 


2022年10月9日星期日

【YouTube 地區頻道】調景嶺公園終於動工?等到頸都長 |第一期‘花園’2023年落成?

 



        今次搵左2位調景嶺地膽一齊介紹調景嶺花園

 

        了解區內建設 #地區發展頻道 #張美雄 #陳繼偉 #張展鵬 #民生圓桌

——————————————————————————————————

【各節重點

00:00 咁多位大家好!

00:58 介紹花園嘅背景、歴史

02:15 介紹花園設施及預期落成日子

05:00 結語 & 多謝大家支持


有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8e2vruphzM


通告:本人部落格已轉地址

通告👀👀 本人部落格已轉地址,此部落格不會再更新 所有更新請大家瀏覽以下新部落格  https://blog.ulifestyle.com.hk/cheungmei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