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
本人部落格已轉地址,此部落格不會再更新
所有更新請大家瀏覽以下新部落格
本周六通車滿兩個月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已成為區內新地標。不過,隨着更多市民到訪,相關大橋在實際應用層面的缺陷也陸續浮現,例如早前曾有市民疑體力不支,在橋上昏迷,暴露急救設施匱乏,亦有市民跨區到訪才發現大橋因強風關閉,認為通報不足。此外,有日出康城居民亦指,通車後備受噪音滋擾,新春時更有旅遊巴違規「落客」。《星島》記者走訪區內居民、區議員及到訪市民,他們提出多項改善建議,如在橋上增設急救及休息設施、加強廣播及在港鐵站口增設大型顯示屏通報,並呼籲政府前往實地觀察,進一步優化大橋配套。
耗資56億元興建的將軍澳跨灣大橋,全長1.8公里,於去年12月11日通車,是全港首條集行車路、單車徑、行人路及觀景台於一身的跨海大橋,不少市民因其獨特的蝴蝶形拱橋設計慕名登橋打卡,而橋面單車徑連接將軍澳區內其他單車徑後長達5公里,成為新興踩單車熱點。將軍澳居民陳先生指,橋上風光確是優美,假日必會登橋散步,亦發現不少市民扶老攜幼前來,但若由港鐵調景嶺站或將軍澳站步行前來,步程超過兩公里,「近日氣溫下降,加上橋面大風,曾見長者及幼童不適,應該每隔10米設長凳給市民休息。」
需增加長凳等休息設施
其實,上月曾有市民疑體力不支在橋上昏迷,由醫療輔助隊急救單車隊發現救治後送院,幸無大礙,但該次事故暴露橋上急救設施不足的問題。西貢區議員張美雄指,遇到緊急事故除了報警,若當局在橋面增設緊急求助電話及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ED),應可起急救作用。他過去視察曾發現有長者上斜行到觀景台後體力不支,預期未來有更多市民到訪,「橋面全露天,冬天凍、夏天曬,需要增加長凳等休息設施。」他續稱,不少市民以為大橋靠近港鐵站,事實上若由將軍澳站前去日出康城的登橋位,步行至少40分鐘,提醒市民量力而為。
大橋其中一個入口靠近日出康城,惟不少居民反映通車後備受噪音困擾。黃小姐的單位面向大橋及無敵海景,但近日常於深夜聽到車輛高速駛過橋面發出的刺耳噪音,難以入眠。張美雄指,曾接獲同類求助,估計與車輛駛過大橋橋躉接駁位的伸縮篷有關,另有居民指,其實全日不同時段都出現噪音,只是深夜及假日較明顯。同時,張亦發現假日有大量單車停泊在日出康城第六期及第九期之間的行人路,令行人要步出馬路,險象環生。
【明報專訊】政府上月公布擬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附近的132區對出海域填海25公頃,以容納6項公共設施;同時擬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興建「將軍澳線南延線」。西貢區議會昨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多名區議員要求政府另覓合適地點如岩洞等安置6項厭惡設施,以取代填海方案,動議獲議會通過。發展局回應稱,將會繼續研究項目。
發展局早前公布將軍澳第132區對出海域造地建議,並擬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提供約25公頃土地,以容納6個公共設施,包括兩個目前位於第137區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配料廠,以及電力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和海上垃圾收集站。
員張美雄擔憂,若局方將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從目前圖則顯示,緩衝區海堤將達1公里長,恐令工業邨對出海域變成死水,建議當局應考慮挖深及擴闊港鐵康城站,
減少填海面積。
謝謝4/2/2023 有線樓盤傳真 訪問
由於訪問篇幅有限,播出的片段只提及到本人表示「居民普遍對將軍澳137區內填海造地不反對」的睇法,而本人訪問中曾提及到「很多居民對137區以外的將軍澳地方填海表示不同意及很大質疑(如132區、創新園及日出康城對出)」卻沒有播出, 特此補充,大家留意。
政府設計在將軍澳137區填海發展,增加5萬個住屋單位,同時亦在132區興建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等,距離約景灣畔約1公里。
西貢區議會今日(3日)召開特別會議,不滿政府計劃在將軍澳興建六項「厭惡性設施」,促請另覓選址。
倡考慮放在鯉魚門石礦場或岩洞
政府有意在鄰近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132區重建原設在137區的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廠,並會興建內地輸港電力的變電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以及海上垃圾收集站。六項設施距離維景灣畔約1公里,議員稱之為「六項厭惡性設施」。
區議會內不同派別的議員,均反對六項設施全放在區內。張美雄認為,將軍澳居民已經承擔厭惡性設施及社會責任數十年,相關設施應搬到更遠離民居的位置,例如鯉魚門石礦場,亦可考慮放入岩洞,減少臭味散發。
【獨媒報導】政府擬在將軍澳康城以南的第137區,興建5萬伙、住13.5萬人的新社區。此外將於維景灣畔以南約1公里的第132區削坡填海,興建六項「厭惡性設施」。西貢區議會今早(2月3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多名議員反對,促當局考慮使用岩洞,會上通過動議「要求一切厭惡性設施遠離民居」。
議員質疑計劃純屬「貪方便」當局擬在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附近的第132區,以填海及削坡造地25公頃,重置第137區的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廠,並興建變電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收集站。六個設施與民居「維景灣畔」相距約1公里。
西貢區議會今日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多名區議員不滿在第132區設六個厭惡性設施,促局方另覓選址。張展鵬認為當局持「一件污,兩件穢,三件無所謂」精神、因「慳錢、慳時間、貪就手」而不選用岩洞,他又促將設施遷至前鯉魚門石礦場。張美雄更稱要求所有厭惡性設施搬離將軍澳,稱將軍澳已承擔社會責任逾三十年,形容為「舊債未清,新債又嚟」。
【各節重點】
00:00 咁多位大家好!
00:32 137區簡介&堆填區終於關閉?
01:14 137區內的填海及發展
02:16 將軍澳創新園(工業邨)對出的填海及將軍澳線南延線
04:01 132區的填海及6項"公共設施"
05:57 結語 & 多謝大家支持
【本報訊】將軍澳第137區發展計劃大興土木,遭到居民及環保團體反對。將軍澳不同位置都會填海,包括第132區及日出康城對出,西貢區議員張美雄表示,日出康城居民擔心填海範圍距離民居最近僅40米,希望減少填海面積。有環保團體則認為,政府未有公開擬建的電力設施細節,憂會與內地核電的機組設備連接。
填海距民居最近僅40米
張美雄表示,日出康城居民關注填海範圍,距離民居最近只有40米,希望減少填海面積,或以其他發展方式取代。他又稱,在將軍澳南延綫開通前,港鐵應增加將軍澳綫班次,應付居民需要。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則批評,政府未有公開計劃興建的電力設施細節,擔心若會連接內地核電的機組設備,爆發核災難將影響深遠,認為政府應就引入零碳能源重新諮詢公眾。
政府計劃發展將軍澳第137區,料可提供5萬個住宅單位。而填海範圍則包括在將軍澳第132區填出最多25公頃,並重置各項厭惡性公共設施;另外又會在工業區創新園對出、日出康城附近填海兩公頃,作為興建港鐵將軍澳南延綫緩衝區。
(星島日報報道)接駁賽馬會香港足球總會足球訓練中心與將軍澳港鐵站的穿梭巴士,將於下月一日起取消。足總表示,此舉可讓使用者「不受穿梭巴士班次時間的限制」。有區議員批評以「一刀切」方式取消服務並不合理,會令使用者尤其是區外的使用者流失,建議只縮減班次,不宜全部取消。
指連接港鐵站樓梯已啟用
足球訓練中心網頁指出,連接訓練中心與將軍澳南海濱長廊的樓梯於上周四正式啟用,使用球場人士可由康城港鐵站(B出口)或將軍澳港鐵站(A出口),經南海濱長廊步行前往訓練中心。至於接駁訓練中心與將軍澳港鐵站公共運輸交匯處的穿梭巴士,將於下月一日起終止服務。市民透過樓梯出入訓練中心,由康城或將軍澳站步行前往,分別需時十分鐘及二十分鐘。
區議員批評一刀切不合理
足總回覆本報查詢時解釋,因應樓梯的啟用,球場使用人士可方便地從鄰近港鐵站步行前往訓練中心,故臨時的穿梭巴士服務終止。此安排已於網站公布,通知恆常租用球場的各團體,以及在訓練中心和穿梭巴士站張貼告示。
足總表示,現時穿梭巴士每日平均接載約四百人次,而據悉大部分使用者都認為改用樓梯前往訓練中心更為便利,不用受穿梭巴士班次限制到達及離開時間,而十分鐘的步行時間與大部分本地球場與港鐵站的距離差不多。
惟西貢區區議員張美雄向本報表示,不少使用者均認為此安排不方便,因每日使用人數有數百人,故不應因樓梯的啟用而「一刀切」取消服務,訓練中心的使用人數會因此而減少。且訓練中心亦有不少非當區使用者,相信會為他們帶來影響。他認為比較合理的安排是保留穿梭巴士,配合樓梯的使用縮減班次,讓使用者選擇不同方式到達或離開。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發展局完成制定將軍澳第137區及132區造地建議初步發展大綱圖,當中137區將會填海20公頃,預料可興建5萬伙住宅單位,132區則會興建6個公共設施,包括電力設施等。西貢區議員(環保南)張美雄今日(26日)表示,居民普遍支持發展137區的填海項目,惟預料將軍澳人口急增至逾70萬人,促請港鐵加密將軍澳綫班次,以應付需求。
張美雄在一電台節目指,137區填海計劃與最鄰近的日出康城相距約2公里,與將軍澳市中心相距約3公里,對景觀等影響不大,惟將軍澳綫南延綫可能需要在日出康城南海岸填海2公頃,而有關擬議填海範圍距離民居只有約40米,居民希望政府可以改善方案,研究不填海處理。
張美雄又提到,因應137區發展加上未來多幅綠化地帶改劃,預料將軍澳區未來人口可達逾70萬人,現時將軍澳綫的班次量根本無法應付急增的人口,認為港鐵有必要加密班次,以應付居民需要。
對於政府擬在132區填海興建6個公共設施,張美雄則表示,將軍澳居民不希望再有任何厭惡性設施放置在該區,直指政府未深思熟慮。
有關網址:https://www.wenweipo.com/a/202301/26/AP63d21321e4b053580de2be00.html
將軍澳的填海和發展規劃上周曝光,當中日出康城以南的137區將會填海20公頃,預料可興建5萬伙住宅單位,而將軍澳賣場外的132區則會興建6個公共設施,包括電力設施以輸入「零碳」能源。將軍澳區議員張美雄今日(26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居民普通支持發展137區的填海,惟預料將軍澳人口將急增至逾70萬人,促請港鐵加密將軍澳線班次,以應付需求。他續指,居民反對在132區重置公共設施,直言「(將軍澳)承擔咗堆填區、填料庫咁多年啦將軍澳,我哋其實負夠社會責任」,促請當局考慮將有關厭惡性設施搬離民居。
137區填海意味關閉堆填區設施
西貢區議員(環保南)張美雄早上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表示,將軍澳137區的發展意味着該區內的堆填區等厭惡性設施將須「終極關閉」,將可減少目前區內每日數千輛重型垃圾車出入對居民造成的滋擾,故當區普遍支持137區的填海。
他續指,137區填海計劃與最鄰近的日出康城相距約2公里,與將軍澳市中心亦相距約3公里,對景觀等影響不大,故居民的反響不大,惟因應將軍澳南延線而要在日出康城民居外填約兩公頃土地,有關擬議填海範圍距離民居只有約40米,居民希望當局可以改善方案,研究不填海處理,例如將現時地面車站挖深一點,以減少鐵路緩衝區需要填海的範圍。
將軍澳人口料達70萬人應加密港鐵班次
他又提到,137區發展加上未來多幅綠化地帶改劃,預料將軍澳區未來人口可達逾70萬人,惟現時的港鐵將軍澳線的班次量根本無法應付急增的人口,認為港鐵有必要加密班次,以應付居民需要,惟將軍澳線的訊號系統提升,由2021年拖延至2028/29年才處理,促請港鐵盡快處理。
對於當局擬在132區填海,以重置六個公共設施,張美雄則表示,將軍澳居民不希望再有任何厭惡性設施夜放置在該區,惟現時卻將6項公共設施均重置在將軍澳,直指當局未深思熟慮:「居民就覺得,我承擔咗堆填區、填料庫咁多年啦將軍澳,我哋其實負夠社會責任㗎喇,應該呢啲設施應該要搬離民居、搬遠民居。」
政府計劃發展將軍澳137區,預計提供5萬個房屋單位,在工業區創新園附近填海2公頃,作為興建港鐵將軍澳南延線緩衝區。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在電台節目指,居民關注填海範圍距離民居最近只有40米,希望減少填海面積或以其他發展方式取代,希望在將軍澳南延線開通前,港鐵增加將軍澳線班次,應付居民需要。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關注,政府無公開計劃興建的電力設施細節,擔心涉及連接內地核電的機組設備,一旦爆發核災難將影響深遠,認爲政府應就引入零碳能源重新諮詢公衆。
【獨媒報導】爲配合興建房屋,當局擬在將軍澳填海並做大型發展,其中建築廢料處理設施、混凝土配料廠等六個「厭惡性」設施擬遷入第132區重置。
發展局上周公布將軍澳填海初步發展大綱圖,計劃發展將軍澳第137區及第132區,當中包括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附近的第132 區對出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提供約25公頃土地,以搬入現於137區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及混凝土配料廠,並增設電力設施、廢物轉運站、海上垃圾收集站等設施。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二(31日)討論有關發展大綱。
現屆立法會議員林素蔚與、民生圓桌主席、西貢區議員陳繼偉、張展鵬及張美雄等到政總外請願,反對政府於將軍澳第132區進行填海,並高喊「將軍澳居民受夠了,132不要建厭惡性設施」口號。
張美雄則提及將軍澳的文娛設施興建進度緩慢,如擬建的將軍澳水上活動中心尚處於初步籌劃階段,當局卻將於是相隔約2公里的位置填海,批對當區區民不公:「政府其實真係欠咗我哋將軍澳居民。」
民生圓桌認爲政府應於遠離民居的地方重置厭惡性設施,建議移至已荒廢的鯉魚門舊石礦場位置,並改以岩洞方式處理。
137區建5萬住宅 132區填海放設施
將軍澳多項厭惡性公共設施一直困擾居民,未來規劃或令居民更苦惱。發展局昨公布,為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發展,未來將於將軍澳第132區填海最多25公頃,以重置第137區的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並另設4個有特定地域要求的公共設施。上述公共設施距離位於第132區的「維景灣畔」民居僅1,000米,區議員指將軍澳居民多年來已承受多項厭惡性設施,「唔應該成日大石砸死蟹,將設施擺落嚟!」
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把將軍澳第137區建成有5萬個住宅單位的新社區,最快3.4萬人可於2030年遷入。而為配合房屋發展,擬於將軍澳第132區對出以填海及削坡方式,提供最多約25公頃土地,以容納6個公共設施,包括電力設施、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及海上垃圾站,料於2028年完成填海,以趕及在137區首批居民入伙前停用並重置公眾填料轉運設施和混凝土配料廠。
倡搬入岩洞發展
預計未來將軍澳137區填海後可增加約20公頃土地,加上原先約80公頃土地,總共可提供約101公頃土地;另因將軍澳南延線或以重鐵形式,從現有鐵路網絡通過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當局建議於日出康城填海約兩公頃,以提供一小片土地保護在進入海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
不過,137區的填海完成時間暫未落實,發展局僅稱會盡快填海,期望在2030年前填完,但要視乎填料供應情況,意味首批居民2030年入伙時,或有機會面臨「邊住邊填海」的困局。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指出,將軍澳居民多年來承受各項厭惡性設施,對居民造成困擾。他建議設施搬入岩洞發展,盡量遠離民居。
至於將軍澳南延線未有建造時間表,他坦言,以將軍澳13.5萬人口計,將軍澳綫已應付不到,即使將藍隧道通車後,巴士班次仍不足,擔心未來交通擠塞更嚴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將軍澳新發展區的交通問題經常為人詬病,發展局指出,「將軍澳線南延線」將為將軍澳第137區提供鐵路運輸服務,以連接區內區外。137區的發展將視乎《策略性研究2030+》的公衆諮詢及擬議「將軍澳線南延線」的詳細設計,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圍繞擬建的137區中央範圍內鐵路站,料超過三分二人口可居於距離鐵路站500米內。
另外,137區亦會同時配以最新擬議興建的對內及對外道路網絡,當中包括「將軍澳─油塘隧道」。惟發言人承認,137區入伙初期,將軍澳油塘隧道及將軍澳線南延線都未能投入服務,不過屆時將設臨時的公共運輸交匯處,提供巴士及小巴,讓首批入住居民接駁日出康城或將軍澳市中心,再轉駁鐵路。
擬議的將軍澳137區鐵路站附近會有社區公園和地區文娛及商業設施,將成區內主要活動中心。道路將設於內陸,以善用海旁一帶提供連貫的海濱長廊及優美的綠化休憩空間供公眾享用。當局亦會推動「綠色出行」,鼓勵居民以步行或騎單車等模式出行。
暫不考慮建隧道至港島東
發言人補充,如果「將軍澳線南延線」以重鐵形式從現有的鐵路網絡,通過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延伸至將軍澳第137區,當局會視乎進一步設計,可能需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提供一小片土地保護在進入水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發言人強調,已考慮當區居民不希望大型填海的意見,並因此大幅減少原先計劃的填海面積,但這2公頃填海土地是「必不可少」,需要保護走入海底的鐵路設施。當局會盡量向居民解釋,爭取支持。
發展局又引述運輸局的研究指,暫不打算興建過海隧道接駁137區到港島東,因為建隧道要投入大量資源,有相應發展機會才符合效益,但港島東「已發展得九九十十」,故現階段不考慮。
西貢區議員(日出康城環保南)張美雄在Fb回應稱,在將軍澳線南延線興建前,港鐵必須先加密班次,提升信號系統,否則莫說是將來再增加13.5萬人,現時人口也不能應付。另外也會繼續爭取將軍澳線南延線接駁至港島東,以進一步疏導人流。
跨灣大橋通車後,政府擬在康城入口的大橋工程承辦商臨時辦公室的用地,興建第86區包括政府化驗所的聯用大樓。除重置化驗所用以提供更大空間應付需要外,大樓亦包括小型圖書館、「科技探知館」等公眾設施。惟地區人士認為,應再進一步調低大樓高度,同時降低化驗所比例,增加惠民設施。
計劃興建聯用大樓選址,位於環澳路旁一幅面積約6,192平方米的用地,現時正用作跨灣大橋工程承辦商的臨時辦公室。
原擬110米高 最新方案95米
事實上,新政府化驗所大樓早於2018年建議於康城附近興建,當時選址是海茵莊園北面、現為臨時停車場的政府用地。當時有議員擔心選地接近民居及學校,於是希望當時的食衞局另覓用地。
直至2021年,當區提議將新大樓搬到現時建議的選址,而地區人士則擔心新大樓原擬建110米高會影響區內通風,因此促請下調建築物高度。而今次當局提出的最新方案,是將大樓高度調低至95米。
設化驗所圖書館科技探知館
負責工程的環境及衞生局表示,由於政府化驗所現時場地嚴重短缺且設施分散,影響化驗所日常運作和所提供的服務,情況極不理想。因此,當局希望重置化驗所,提升本港的檢測能力,加強營運效率。
當局強調,病毒測試或細菌檢測的工作是由衞生署負責,並非政府化驗所的工作範圍,因此未來大樓內並不會測試任何病毒或檢測細菌。
雖然化驗所並不會對外開放,但聯用大樓會預留空間興建康文署的小型公共圖書館,以及由政府化驗所營運的「科技探知館」,讓市民以互動認識了解檢測及法證工作。
張美雄促再調低大樓高度
另外,大樓亦會設立社署資助體弱長者家居照顧隊的處所。為加強連接,大樓計劃興建一條橫跨環澳路的行人天橋,連接日出康城。該天橋未來的用途,主要是方便市民前往位於擬建大樓前方的巴士站。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向《我家》表示,本月初局方在區議會匯報大樓最新的建議,在會前他進行了問卷調查。他表示,有超過九成受訪者要求應進一步調低大樓高度,以減低影響通風走廊的通風效果,以免阻擋盛行風及康城的通風。
會上,張美雄以附近創新園的數據中心等建築物平均高度約60米作比較,認為大樓擬建95米仍太高,因此他促請再減少不必要的設施以調低高度。
有關網址:https://homemory.hk/%E6%88%91%E5%AE%B6%E2%80%A7%E7%84%A6%E9%BB%9E/2026
將軍澳元旦日發生新巴翻側的嚴重交通意外,初步31名乘客中,有12人受傷送院。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聯同立法會議員林素蔚、當區區議員方國珊及張美雄到場,向巴士公司、民政署了解意外情況。
李世榮引述巴士公司職員表示,涉事男司機55歲,有13年駕車經驗,昨日為休息日,今日為第4程車,相信其精神狀態正常,事後亦可向公司同事講述事發情況,聲稱可能有障礙物令其分心,以致車胎刮向路肩壆位,繼而剷上行人路撞向攔杆,並墮進路邊凹位及翻側,惟真正原因有待警方調查及進一步交代。涉事巴士有無機件故障,真正意外原因有待警方及巴士公司調查。他呼籲市民如果目擊事發經過,可聯絡警方提供資料,以助早日查明真相。如果上述路段有違泊情況發生,希望警方及其他部門關注及介入處理,日後減少同類情況發生。
惟警方晚上於記者會上交代案情時稱,根據警方調查所得,暫無證據顯示事發時前方有障礙物或任何東西擋路,警方正循巴士機件性能、司機駕駛態度等調查,亦會翻查行車錄影片段以確認事發時的情況。
張美雄則表示,事發位置為多單車及行人經過的道路,特別是跨灣大橋開通後,吸引更多人駕車前來或到來踩單車。今次意外會否涉及人車爭路、有障礙物停泊於康城路旁,立法會及區議會都會追查及作出道路改善。
通告👀👀 本人部落格已轉地址,此部落格不會再更新 所有更新請大家瀏覽以下新部落格 https://blog.ulifestyle.com.hk/cheungmeihung